20231206 請分析這篇文章,寫出主題及列出要點: 感言 93
問題: 「牧師,你剛才提及,信仰冠軍就是錫安。 正如保羅,亦曾於聖經中提及 —— 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。(*備註一)
那麼,這名冠軍是否就是指向, 日華牧師所說的好撒馬利亞人, 那就是該名冠軍?
而當我們於信仰上,參與了這場競賽, 每一位皆想奪冠; 若然,我們真的獲得五頂冠冕當中,其中之一, 是否又能算作信仰上的冠軍呢?」
冠軍這身份,可分為廣義和狹義, 若從狹義去看,就如那段經文所說的, 只有一名冠軍。
究竟,全人類歷史只有一個冠軍, 還是該時代只有一個?
要是全人類歷史只有一個的話, 即是第二名,亦不算為冠軍; 原因,全人類歷史,只有一個人能夠做到。
但,設若這名冠軍,本由一個群體組成呢? 亦即是新婦, 這便是我們所說的廣義。
而神是否這樣去看?必然的。 因為新婦只有一個, 小孩子亦然, 但那原是指向一個群體。
於焉,我們便理解到, 即使是毛衣人,也是指兩個群體, 而非兩個人。
又如大淫婦,本是一個群體; 淫婦巴比倫,乃是一個群體, 並且,這群體十分「肥大」。 因基本上,現今全世界 99% 自稱基督徒的人, 皆屬於這巴比倫。 由是,人們於末後日子,便要從中脫離出來。
故此,現在我們可以看, 如同現時,每一位返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, 皆是從這淫婦巴比倫當中脫離出來, 即離開世界的榮華富貴, 返回神給予他們的定命。
他們的定命(destiny),就是返回耶路撒冷,參與這場戰爭, 完結他們一生的使命。
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, 至今,我們可以蓋棺定論, 對以色列人而言, 他們的定命,就是要歸回耶路撒冷建國, 這是必然的。
我們且看整個國家當中, 仍留在歐洲或德國的以色列人, 可謂死絕了,沒有一人存活。
可見,他們的定命,絕非餓死於集中營, 甚或,死於毒氣室或煤氣室吧!
要是當年他們回到耶路撒冷, 若干世代後的今天, 他們仍然非常富有,對不? 他們的後代仍會存活, 但現在,又如何談論後代呢? 因為他們一家都已遇害了。
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 他們的定命就是回到耶路撒冷,現在也是如此; 全世界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,為這場戰爭而戰, 這就是他們的定命。
在神眼裡,兩個毛衣人, 一個是如今身在耶路撒冷的毛衣人; 另一個則是錯失的基督徒, 他們是從巴比倫脫離出來,成為另一個毛衣人。
從廣義上來說,論到新婦, 冠軍(champion)是以整個時代來計算, 包括從主耶穌時代開始, 至今成為新婦、小孩子的那群人, 每個人皆是冠軍人馬。
從狹義上來說, 無論是哪個時代,或是整個人類歷史, 亦只有一個人。
但是,神是看廣義還是狹義呢? 祂必定是看廣義的。 為甚麼呢? 因為,祂把他們看作一個身體,製造出新婦。
在哥林多前書和後書中,也提到就如一個身體般,(*備註二) 百節各按各職地於神的面前存在,(*備註三) 祂指的就是這個群體。
當然,在新約稱之為教會; 然而,現今所謂的教會,卻已經失去了意義。 所有自稱基督徒的人,均說自己上教會; 但,在歷代歷世中,新婦卻與這些教會毫無關聯。
若以廣義來說,在這個時代中, 任何一個上錫安的人, 皆有很大機會成為這個冠軍。
到審判之時,神首先按照廣義審判, 並且,會有狹義的獎賞。 個人的獎賞或會有所不同, 但,還有一個整體的獎賞, 將會以冠軍形式頒發給我們。
------------------
備註一︰ 哥林多前書 9 章 24 節: 「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,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?你們也當這樣跑,好叫你們得著獎賞。」
備註二︰ 哥林多前書 12 章 12 節: 「就如身子是一個,卻有許多肢體;而且肢體雖多,仍是一個身子;基督也是這樣。」
備註三︰ 以弗所書 4 章 16 節: 「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,百節各按各職,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,便叫身體漸漸增長,在愛中建立自己。」
路加福音 10 章 36 至 37 節: 「『你想,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?』他說:『是憐憫他的。』耶穌說:『你去照樣行吧。』」
文章主題: 此文章主要探討競賽、仰和冠軍的概念,在基督教信仰中的含義,特別是從提問者牧師的視角闡述這些概念的狹義與廣義釋。
要點分析:
比喻解釋:文章使用跑賽事的比喻(參考哥林多前書9章24節)解釋信仰之旅,其中提及"全場之中只能一位贏家"的概念。
冠軍的狹義廣義
請給我多說下去,並以段落形式⋯⋯ 謝謝你!
當然可以。讓我根據您提供的文章內容,進一步細分為段落並詳細說明:
文章的主旨主要圍繞在基督教信仰中對於「冠軍」身份的理解,牧師透過問答的形式闡述了信仰比賽中冠軍的不同觀點。
首先,文章引用了《哥林多前書》中保羅的話,提出了在信仰的競賽中,所有人都參賽,但冠軍只有一人的觀念。這裡的論點是,冠軍在信仰上的意義可能指向單一個人或個體。
其次,文章對冠軍的概念進行了廣義和狹義的區分。狹義上,冠軍僅限於一個時代或二人類歷史中的單一冠軍。廣義上,冠軍可以是一個群體,比如聖經中所提到的新婦,這群體被視為是整体的信仰冠軍。
文章之後進一步闡述,這個群體可以由那些從属靈的巴比倫脫離出來的人組成,以及耶路撒冷的回歸者。這些人被認為完成了神的定命,也就是他們信仰上的使命。
牧師繼續解釋說,正如《哥林多前後書》提到的,神看待信仰群體好比看待一個身體,這意味著即使單個個體有所不同,神也視所有信徒為一體。而這個身體,也就是教會本身,卻在現代社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。
最後,文章表明,在神的審判中,將會有廣義和狹義的考量。在寬的意義上,所有上錫安的人都有可能成為冠軍。每一位信徒雖然可能獲得不同的個體獎賞,但作為一個完整的群體,他們有機會共同獲得冠軍的獎勵。
文章用以上要點探討了信仰、冠軍身份以及信徒群體在督教義中的角色和意義。